昨夜,来自世界各地“讲故事的人”聚集在虹口北外滩中国证券博物馆,这里举行的是2024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论坛主题是“故事的边界”,第一个登台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致敬每一个讲故事的人,也致敬每一个行进在故事里的人”。

中外作家相聚在上海国际文学周,一起来“讲讲故事”  第1张

创立于2011年的上海国际文学周是上海书展的特色子单元,是中外作家进行文化交流、文学探讨的重要平台,迄今共邀请近300位中外作家、学者在上海书展期间来沪,其中包括4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特别支持,这也是上海国际文学周连续五届落地虹口区。

安哥拉作家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法国作家克里斯蒂安·加尔桑、俄罗斯作家叶夫盖尼·沃多拉兹金、日本作家凑佳苗和辻村深月、西班牙作家安德烈斯·巴尔瓦、匈牙利作家巴尔提斯·阿蒂拉、美国漫画家丹·诺特,以及中国作家邱华栋、尹学芸、吕新、薛舒、袁筱一、刘大先、范晔、赵松等相继发表主题演讲。

美国诗人、翻译家弗罗斯特·甘德表示,相比于传统的“叙事现实主义”,他更青睐另一种能予人思维以启发式联想的写作。甘德引用其新作中的“我盯着自己小时候的照片。那个人现在到底是谁?”说明诗歌正是通过从线性转向了并置,实现了对故事界限的超越。正是那些不连贯之物,让他得以更“真实”地描述其在世界上的体验。

邱华栋以“一匹穿越千年的花斑马”为题,谈到自己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空城纪》,小说中的篇章《绘画部:于阗花马》以一匹花斑马的自述,讲述马自己的故事。邱华栋希望,写作亦能如花马强健的生命,飞腾于无尽的生生灭灭中,希望作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永不止息。

中外作家相聚在上海国际文学周,一起来“讲讲故事”  第2张

安哥拉作家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坦言,他在写作中所做的努力是扩展界限。首先是拓展无知的界限,借由文学人类可以了解过去以理解当下,也可以探讨各种问题;其次是跨越个体与他人分隔的界限。“如同旅行一般,写作的过程是探索那些不可能的道路,并在其中寻找惊奇。因此,作家的唯一界限是他的想象力。”

俄罗斯作家叶夫盖尼·沃多拉兹金认为文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找到描述人、物和现象的词语。因此,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对新的意义空间的征服,是对未表达之物的表达。相比起给出答案,文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出问题。

推理小说家凑佳苗说,在推理小说的视域中,边界意味着“法律”“伦理”和“规范”。相较于以破案爽感为主线的推理小说,她更希望书写那些“正义的边界”之外的故事。她希望自己的小说能够引发思考。

之后的6天时间中,共计有32位上海国际文学周嘉宾参加50多场各类活动,包括“诗歌之夜”,以及在上海展览中心、思南文学之家、上海图书馆东馆、朵云书院、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等场地举办的文学对谈和签售分享活动,并采用网络直播手段,让更多文学爱好者、读者能“亲历现场”。

与往届相比,今年的上海国际文学周还新增了“仲夏文学漫步:与国际作家共绘上海城市文化地图”环节,来自7个国家的外籍作家、艺术家参观了上海图书馆东馆、长白228街道、外白渡桥、上海大厦、洛克外滩源和上海外滩美术馆等文化与城市生活地标。(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