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林晓晖

开馆一周年之际,浙江文学馆接待访客数量突破了十五万人次。对于一个大型文化场馆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但足以证明它作为之江文化中心体量最小文化空间所蕴藏的强大引力。

“我们用这一年回答了一个疑问——文学馆会是什么模样。”浙江文学馆馆长程士庆说,一年前,浙江建起第一座省级文学馆,各界对此充满好奇。在“问号”被“拉直”之后,我们希望未来的落笔是一个感叹号。“因为,文学不一定是喧闹的,但一定是有温度、有力量的。”

程士庆:以文学之名,建一座“精神后花园”  第1张

浙江文学院院长、浙江文学馆馆长程士庆。受访者供图

有文学陪伴的四季

“文学馆里有什么‘宝贝’?”从筹建到开馆,馆长程士庆听到很多人这样发问。

博物馆有文物,图书馆有书籍和文献,非遗馆里参与体验传统手工艺,自带人气。而文学馆呢,没有自带流量的“硬通货”,这是先天不足,也是新的课题和机遇。

那就“无中生有”。程士庆认为,建馆的初衷就是为读者营造文学的精神场域,为此,浙江文学馆提出一个口号,“文学四季在浙里”。“周周有讲座、月月有活动、季季有展览”,自主策划、形形色色的活动贯穿全年,一个活态的文学综合体逐渐成型。

这也正是文学馆的使命,让大家接近文学,让文学陪伴大家。

程士庆:以文学之名,建一座“精神后花园”  第2张

“青春与文学相约——跟着茅奖作家同游浙江文学馆”活动现场,作家毕飞宇与小读者温暖互动。受访者供图

和其他文化场馆不同,与浙江文学院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浙江文学馆,有着双重使命:面向文学界,繁荣精品创作。发布“浙江青年文学之星”季度榜及年度人物,邀请新晋茅奖作家与浙江百名青年作家对话,举办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汇集得天独厚的文学资源,为“文学新浙派”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平台;面向公众,则是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请茅盾《子夜》手稿“回家”,创办儿童文学嘉年华游园会,开设文学公益大讲堂……经过一年的探索,浙江文学馆还找到了开展文学通识教育的突破口——以诗为媒,开展“文学诗教计划”。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的传统。因为诗歌是一种富有感染力、可参与度高的文学载体。”程士庆介绍,浙江文学馆开放首日便开设首次文学诗教课程,今年面向全省招募了一批有一定创作基础的小诗人,每月一课,邀请著名诗人担任顾问、授课指导。

浙江文学院(馆)实践基地在杭州市钱塘区挂牌后,馆校联动开发的诗教课程,成为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的学习内容。依托实践基地,文学馆开展各类文学普及教育活动近50余场次,受益人数超10万。“诗教计划”在温州洞头、台州临海等多地接力,这股诗教之风从文学馆吹入了校园,吹拂着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经由诗歌、戏剧、音乐,富有生命力的文学文本有无数契合的载体。

程士庆向记者提前发布了两则预告,即将到来的国庆期间,文学馆将每天展演根据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短剧。今年年底,文学馆也酝酿引入“氧气音乐节”,以“文学+音乐”的快闪活动迎接新的一年。“文学和音乐,某种程度上极为相似,对我们而言,都是氧气一般的存在。”程士庆说。

让文学“动”起来

浙江文学馆四楼,是全国首个文学数字体验厅,也是许多访客在馆内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数字化激活了文学的另一种表达。”程士庆说,用什么方式呈现作家和作品曾经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文学是相对静态和抽象的,不同于其他馆里有具体的实物,传统文学馆的馆藏多是手稿、书籍等纸质藏品,人们可能没法产生大的触动。

如何让哪怕不是文学爱好者的观众在参观时也能被激起对文学的记忆、情感和兴趣?

程士庆:以文学之名,建一座“精神后花园”  第3张

浙江文学馆的文学数字体验厅。受访者供图

数字化为文学插上了这对翅膀。步入文学数字体验厅,一幅“文学数字长卷”在眼前舒展,经过数字化处理,《浙江文学通志·文学志》中从上古到当代的“文学大事记”由书页变为“画卷”。点击“文学知识图谱”能看到每位作家与其他名人间的趣事和关系网络;点击“名人行迹图”,作家平生的活动范围和轨迹清晰可见。

拐个弯,你就在展厅里偶遇一株“智慧之树”,这个初出茅庐文学大模型有问必答,与人们热情互动。开馆以来,它收到了接近4500个问题,平均每天人们都向它提问上百次。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前三名是“介绍一下鲁迅”“鲁迅有多少笔名”和“鲁迅爱吃零食吗”。它发现,人们对于鲁迅仍然有很多好奇。

连茅盾文学奖得主孙甘露在参观后都感慨,“真是大开眼界,数字化的表达和文学的内涵融合得很好,这是以往任何文学馆都做不到的。数字化展示最好的一点在于可以实时更新,不断充实,这是把数字技术用活了。”

今年4月,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落户浙江文学馆,是我国首个全面、系统的文学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对程士庆而言,这也意味着一个新起点,数字化应用从“1.0”到“2.0”的升级。

“与文学数据的采集、留存相比,如何让数据跑起来、活起来,赋能文学事业发展,是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关键。”收集、听取了各方建议后,他的目标逐渐清晰——浙江文学馆正在制定全国文学数字化应用的标准,打造全国文学馆的综合服务平台“馆际通”,未来将推进全国文学馆共建共建、共享文学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训练、调优文学大模型也提上日程,AI文学官将支持多模态的内容互动,通过这一平台为公众提供丰富、高效的文学公共服务。

成为更多人的“精神后花园”

“靠在阳台吃黄酒棒冰,我吃一半,太阳吃一半,我没和太阳计较,因为太阳也很热。”一位小读者在文学馆的留言板上留下一首清丽可爱的小诗。

程士庆常常来到这块留言板前,一一品读。在这里人们抒发漫无边际的想象,记录此时此刻的灵光闪现,也会写下无处安放的焦灼和压力,试图寻解生活中所经历的或大或小的困惑。

“这个时代需要文学,同样也需要文学馆。”看完留言板的人们都会这样感慨。

“文学馆不是文学界的资料室,而是公共文化设施。”程士庆说,文学馆应当成为一方精神疗愈的空间。

浙江文学馆正是这么做的。首先,要精细化文学公共服务产品。比如,留言板的将增加搜索功能,不管多长时间后再来这里也能找到当年的足迹;在大厅设置“文学日历”标注每个日子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文学热力值”让人一屏纵览全国重要文学活动和作家和创作的动态数据。

此外,还要增加文学的“氛围感”。一年来,程士庆和团队遍访藏家,收集更多的文学藏品。最近就有意外之喜,湖州的老作家李广德提供了一张浙江省作协第一届代表大会的与会名录。程士庆很是感慨,“我们希望留存更多文学的记忆,让文学馆的环境和氛围也能够吸引观众。人们前来也许不用太有目的性,那怕只是在这里发发呆,放空一下自己,也好。”

文学馆里,有很多这样的角落。在露台上看一场日落,俯瞰整个之江文化中心;喝一杯咖啡,在文学经典的场景里沉浸穿梭。生活里很少这样随性、自由的时刻,而生活需要这样的时刻。

程士庆心里一直有个愿景,希望浙江文学馆能够成为人们在之江文化中心的最后一个站点。“在其他馆逛完之后,人们来到文学馆,能够坐下来,感受文学氛围,整理自己的心情,回味这充实的一天。历史告诉我们,文学创作灵感常常就是这样诞生的。”

一年之前,浙江文学馆开馆活动的主题是“回家”,程士庆认为,内核没有变,文学馆将成为像家一般温馨的空间。欢迎“回家”,然后,再从这里重新出发。

程士庆:以文学之名,建一座“精神后花园”  第4张

浙江文学馆举办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