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强师之路 筑牢教育之基

——邯郸市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综述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邯郸市教育系统秉持“教师是教育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深化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构建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培养体系,创新实施“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等,着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强市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薛顺利表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邯郸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邯郸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严师”为本,筑牢师德师风屏障

“教师队伍关乎‘谁来培养人’的问题,要把好立德树人的方向之舵,就需要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薛顺利说,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坚持教育家精神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要义,弘扬高尚师德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路径。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先后印发《邯郸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邯郸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考核办法(试行)》《邯郸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周的通知》等文件,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在全市建立24所师德教育基地,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宣传活动,此举在河北省属于首创。在市第四中学及武安市、大名县、临漳县、曲周县等地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活动,直接观看人数3万余人,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持续开展名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优秀教师事迹宣传报道活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常态化管理的基础上,还要严管,规范师德行为,惩处师德违规行为。”市教育局教师科负责人表示,邯郸市教育系统持续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完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检查组工作机制和“六个结合”治理机制,通过学校自查、县级排查、县级互查、市级督查等多种形式,加大暗访和重点检查力度,对顶风违规违纪案件,严惩快处,强化警示教育,坚决遏制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净化教育环境。

“强师”为要,打造教师人才方阵

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

邯郸市教育系统不断优化招聘方式,全力推进人才引育工作。为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缓解师资不足问题,市教育局积极汇总学校岗位需求,结合教师队伍实际和近几年公开选聘经验,全力保证公开选聘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多于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从而使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对口性更强,基本功更扎实,整体责任感更强,参加工作后成长更快,教学成绩较为突出,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通过博硕引进、公开招聘、特岗教师招聘、公费师范生安置等形式持续加大师资补充力度,2024年,全市教育系统博硕引才达923人,公开招聘教师达4723人,安置公费师范生80人,招录特岗教师626人,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统筹开展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培训,完善五级培训体系;开展“周五直播课堂”和“每天一小时”等市级培训。今年以来,市教育局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国培5634人,参加省培1292人,参加省级全员培训总人数83558人。

同时,市教育局不断健全教师专业发展载体,通过工作室建设,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提高教师与岗位的匹配度;通过开展工作室课博会、每周一讲、高级研修等活动,提高名师引领水平,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建立工作室基地校,推广教学研究成果,帮助薄弱学校,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健全人才梯次培养体系,打造有示范、有影响、群众认可、业内公认的教育家型教师,助推教师成长为“大先生”。

截至目前,邯郸市共有名师工作室391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50个,县级340个,工作室成员5300余人。市级工作室共开展省级专题研究154项,市级专题研究204项。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2项,省级科研成果奖励14项,市级科研成果20项,发布学科动态、课件分享、教学设计、优质微课等资源4670余项,发布优质课程157个系列,视频课程3000多节。

此外,邯郸市还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优先保障乡村地区的教育需求,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印发《关于适时组织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送教下乡和交流研讨活动的通知》,组织工作室开展线上线下送教和交流研讨活动255次,培训教师10000余人。招聘特岗教师626人,录取省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师范生140人。与邯郸学院联合培养市级公费师范生200人。重点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全科教师、幼儿园教师和部分学科中学教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乡村教育振兴储备人才。

“改革”赋能,激发教师队伍动力

自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名单以来,邯郸市创新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为各地市开展“县(区)管校聘”树立了先行样板。

“县(区)管校聘”改革厘清了机制规范,激活了教育队伍,推进了邯郸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效果初现,生机凸显。教育活力空前释放,发展势头良好,质量提升迅猛,展现出多元的良好成效,冀晋鲁豫四省交界教育中心的地位正在逐步形成。

——“县(区)管校聘”真正让邯郸基础教育的底盘“稳”了。邯郸市坚持“县管校聘”改革与博硕引进、“三区”支教、银龄计划、特岗教师、集团化办学等政策“一揽子”推进、“组团式”落实,全面推动优质教师资源在区域内、集团内有序合理流动。通过“城带乡”“强带弱”“大带小”,有效解决了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小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助力了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改革,邯郸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有效落实师生比、班师比要求,通过编制和岗位合理调控,有序推进校际间教师转岗分流,实现优秀教师从超编超岗学校向缺编缺岗学校流动,从城区学校向乡镇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渠道顺畅,衔接有序,从根本上解决了超编缺编问题和教师交流问题,解决了校际师资配置不均衡问题,解决了偏远学校、农村学校资源不均特别是教师资源不均衡问题,实现了系统内人岗匹配、资源流动的合理统筹,基础教育发展的底盘更“稳”了。

——“县(区)管校聘”真正让邯郸市基础教育的队伍“活”了。邯郸市坚持全员竞聘、跨校竞聘、落聘安置有机结合,实行“合同制”,打破“终身制”,倒逼教师“端好饭碗”,赋予学校更大选人用人自主权,敲动落后者迈快步,撬动倦怠者燃激情,推动优秀者建新功。同时,充分发挥职称“周转池”作用,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中、高职评聘指标,引导优秀教师积极参与跨校竞聘,有力补充薄弱学校师资力量。中小学教师争着上一线,抢着到边远,努力挑重担,形成了竞相发展的一池活水,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县(区)管校聘”真正让邯郸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快”了。“县(区)管校聘”改革试点以来,全市创建市级名校200所,评定培养市级名校长100人、市级名师1000人。578名教师获评特级教师,7483名教师获评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个人,3人被评为全国教育模范,1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8人被评为省模范教师,3人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37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校长教师队伍的“物理变化”催生了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全市400余所学校先后在党建、体育、国防教育、劳动教育、卫生健康等方面获得国家、省级示范校、特色校、实践基地等称号。全市对口升学成绩连续多年获得全省第一名,邯郸市一中、魏县一中、武安一中、大名一中等成为清华、北大等“双一流”高校优质生源地,邯郸市教育真正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县(区)管校聘”真正让邯郸基础教育的家长“笑”了。邯郸市“县(区)管校聘”聚焦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目标,与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一网通办等教育改革协同推进,一方面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交流轮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教师队伍整体能力提升,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另一方面源头控制乱招生、乱择校,保障教育公平,没有了偏远学校、薄弱学校的顾虑,看到了孩子成长、学校发展的希望,收获了区域内学校、身边老师资源的优化配置,片内生回流数量逐年增加。以魏县为例,2022年以来,县城中小学校每年减少招生约3000余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学生家长对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迅速提升。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全系统开展了以“名教师1000名,名校长100名,名学校200所”为内容的“三名”创建工程,努力打造以名师队伍为引领和支撑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为邯郸教育提质提供了坚实的人才队伍支撑。

薛顺利表示,未来,全市教育系统将继续以坚守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以打造强师队伍为第一要务,以弘扬尊师重教为第一风尚,加快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支撑有力的强师队伍,推进邯郸教育高质量发展。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佘志娟 通讯员 李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