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卖菜大姐转行开采耳店,两周赚500却被罚22万?记者三问  第1张

众所周知,法律至上,不论企业大小均应严守法规。然而,面临法与人道的碰撞时,我们需重新审视其中的深层次问题和人情冷暖。

该不该?卖菜大姐转行开采耳店,两周赚500却被罚22万?记者三问  第2张

近期,四川宜宾的一家小型耳部护理店因未取得执业许可擅自开业而领受高额罚款,罚单高达22.2万人民币。这样的金额无疑让我们为之震惊,尤其对这家仅经营两周却利润微薄的店铺而言更是残酷至极。店主李女士,本以蔬菜售卖为业,为了增加收入方涉足该领域。遗憾的是,由于她对相关条例理解不足,导致店铺被判定为违规行医,从而遭受此等重罚。

该不该?卖菜大姐转行开采耳店,两周赚500却被罚22万?记者三问  第3张

法律的初衷在于维护公正与公义,然而,一旦法律沦为冷酷的文件,是否意味着我们已忽视其所蕴含的温暖?执法人员在此过程中的决策,是否应更注重违法行为的性质以及社会影响,亦或是仅仅按照程序执行呢?

该不该?卖菜大姐转行开采耳店,两周赚500却被罚22万?记者三问  第4张

此类小商户无意犯下的错误,又该承受何种程度的制裁呢?他们渴望得到谅解及实质性帮助,并非惩罚。对此,政府部门在施罚之际,是否应对其实施教育引导并辅助扶持,以免类似的“过重之罚”重蹈覆辙。

该不该?卖菜大姐转行开采耳店,两周赚500却被罚22万?记者三问  第5张

法律是维系社会稳健的基石,然不应令其成为压垮人们的最后一击。李女士等小商户的困境呼唤政府部门更多地关注其实际需求,提供理解和协助,而非仅局限于惩处。唯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会愈加公正且温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